欢迎来到安徽省防水防腐保温行业协会官方网站!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策与服务 > 行业动态
朱冬青:建筑防水关乎建筑安全与民生安康,要构建全产业价值链!
作者:超级管理员    日期:2023-09-08    阅读:337

导语

“这次张雄代表提出的建议案对推动建筑防水行业结构性改革非常重要,建议案涉及建筑质量保修制度改革、提高建筑防水设计标准、提高防水工作年限、提高防水设防要求、提高防水等级要求等内容,使更多高品质、高耐久、高环保的产品能够进入市场,打开需求侧天花板,能够与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求相匹配,这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获悉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同济大学建筑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土木工程材料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张雄在两会上为行业发声,中国建筑防水协会秘书长朱冬青难掩欣喜之情,在接受《中国建材报》记者专访时这样表示。


1.jpg

朱冬青秘书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建筑防水行业取得了飞速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前30年,建筑防水行业为“居者有其屋”提供了大量建筑功能性材料,为我国经济建设作出了贡献。

据朱冬青秘书长介绍,长期以来,百姓对建筑渗漏存在较大意见,且建筑工程质量中一直将建筑渗漏视为“建筑通病之首”。2013年,中国建筑防水协会牵头发布了《2013年全国建筑渗漏状况调查项目报告》,报告样本调查显示,国内主要城市建筑屋面渗漏率高达95.33%。与此同时,57.51%的地下建筑存在不同程度渗漏,37.48%的住户受到房屋渗漏的困扰,造成的经济损失不可估量。

01

面对防水渗漏问题

有关部门和专业协会做了哪些改进工作?

朱冬青表示,自2012年起,中国建筑防水协会在国家质检总局领导下,对防水行业进行产品质量提升工作,至今已持续了7年,这是以产品质量提升为手段来推动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多年来,行业引进生产线60多条,行业技术装备水平得到飞速发展。然而,渗漏顽疾并没有得到解决。防水行业虽满足了经济建设需要,但还是不能满足百姓对生活品质日益提升的需求。

02

造成渗漏原因多且复杂

市场需求巨大的天花板无法打开

尽管做了很多努力,无奈造成渗漏原因多且复杂,涉及生产、施工,以及建筑制度上的问题,缺乏相应法规、制度的约束,很难从根本上解决建筑渗漏的顽疾

朱冬青指出,现行建筑防水材料国家标准品质标准要求偏低,且防水工程定额标准明显低于发达国家,建筑防水工程质量监控制度存在盲区,现行规定建筑防水工程质量保质期要求偏短,是造成建筑渗漏顽疾的主要原因。

“张雄代表建议的修改《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四十条第一、二款分别规定的‘防渗漏工程的最低保修期限为5年’,将保修期限延长为‘10年’,非常有必要。”朱冬青进一步解释说,“建筑防水工程5年保修期使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装备及产品无法进入市场。市场上的房地产开发商及业主只要求满足5年保修的产品,高品质、高耐久、高环保的产品难以进入市场,市场需求巨大的天花板无法打开,这也是防水行业与国际的差距和发展阻碍。”

03

建筑防水关乎建筑安全与寿命

关乎百姓民生与安康

多年来,为了推动防水行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协会一直不懈努力,包括受住建部委托进行防水工程质量的课题调研,对防水行业发展领先的美、英、日、德、法等国家开展相关调研,学习先进经验,比如质量保证和保险相结合的机制;建筑防水设计最低年限的要求;对建筑防水产品和工程质量保证有机制;大企业要公开承诺质量保证最低年限;通过防水制造商和防水施工商的战略合作,使建筑渗漏率大幅下降等。

朱冬青秘书长强调,建筑防水关乎建筑安全与寿命,关乎百姓民生与安康。百姓的需求和国家建设的需求就是行业发展的源动力。协会不仅号召行业企业要生产优质的防水材料,还要搭建全产业链平台,并延伸至终端,给百姓提供一个更加安全、健康、持久、温馨的居所,使建筑和基础设施能够完成百年大计和千年大计,这也是行业未来的使命。

04

构建全产业价值链

推进建筑防水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为实现这些目标,协会将积极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构建全产业价值链,从推动政府修订防水工程保修期制度、配合政府引入工程保险的市场手段、改革工程用建筑防水材料品质监控机制、增加防水材料现场取样检测环节、提升从业者职业技能水平等多方面工作着手,最终推进建筑防水材料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希望张雄代表的建议尽快得到相关部门回复,尽快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朱冬青对行业未来发展充满期待,信心十足。

 来源:中国防水报道)


上一篇:郑贤国:崇尚价值思维 执着品质本真 下一篇:朱冬青:全产业链提升,标准引领,创新转型,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