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安徽省防水防腐保温行业协会官方网站!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策与服务 > 防水品牌库
防水找平舆!平舆防水工的“进阶之路”!
作者:超级管理员    日期:2023-09-08    阅读:213

“现在,我们平舆防水工的牌子,算是在行业中叫响了。”近日,在外闯荡了25年的河南省平舆县的防水工刘长业,一边做着手里的活儿,一边喜滋滋地告诉记者,“因为手艺好,最近这几年,我们的工钱翻了好几番。”

作为中原腹地的农业大县,上世纪70年代末,平舆县浩浩荡荡的劳务大军,跟随改革开放的脚步,拎起沥青壶,走出平舆,开始在全国各地的防水工地上深耕。

如今,平舆防水从业人员近30万,各类防水企业2000余家,施工队伍逾万个,年产值突破600亿元,实现直接劳务收益超200亿元。平舆防水工的就业之路越走越宽,成为河南省响当当的劳务示范品牌。

图片

“做防水找平舆”

“日思夜想天天愁,沥青卷材度春秋。提起喷灯心发抖,上晒下烤身冒油。”一首打油诗,道出了平舆第一代防水人创业的艰辛。

56岁的平舆防水工孟国柱回忆说,防水工作烟熏火烤、爬高上梯,夏天沥青锅的温度达200多摄氏度,经常会有沥青溅到身上、留下疤痕,“防水是个脏活累活,但我们平舆人能吃苦耐劳,也想干出个名堂。”

“我们刷沥青,一不偷工减料,二不缩减工序,防水效果好,这样就有口碑了。”孟国柱说,早年信息较为闭塞,见有老乡在外挣了钱,十里八乡的人就都愿意跟着干,县里的防水施工队很多是这么来的。

1989年春,代自德在河北张家口揽下人生第一桩4000多平方米的防水工程。当时,他带着5个老乡,在两个环节下功夫:熬制沥青油的火候,确保达到300摄氏度以上却又不起火,这样熬出的沥青油黏稠度刚好;施工前把待铺基面清理干净,“确保没有一个灰星”。

最终,他们顺利完成施工任务,节省下1.26万公斤沥青。用工方评价“质量放心、人员可靠”。代自德和平舆防水工一下子在当地出了名。防水工程越接越多。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正是孟国柱、代自德这样在外敢拼敢闯的平舆人,从楼顶、卫生间“打零工”到“揽工程”,从“散兵游勇”到成立专业化施工队伍,使得“做防水找平舆”成为业内共识,而由防水防潮衍生出的劳务经济,逐步占据平舆县经济发展的“半壁江山”。

图片

从“游击队”到“正规军”

1999年,对平舆防水业来说是个特殊的年份。

彼时,曾亚辉在北京的防水工程队干得风生水起,能接手上万平方米的防水防潮工程。

然而,虽在技术上已具备与国有施工企业竞争的能力,但由于缺少相关手续和资质,平舆的几百支防水防潮工程队很难签约到大工程,只能挂靠在一些国企名下。包括曾亚辉在内的负责人,也只得以“包工头”的身份带队入场,有时还要垫资。

转变,来自一家公司的成立。1999年10月,由平舆县政府牵头,中纪委驻平舆扶贫工作组参与指导,曾亚辉联合100多支防水防潮施工队,注册成立了河南省天地建筑防水工程有限公司,并取得了国家建筑防水工程施工最高等级的二级资质证书。这意味着,平舆防水工开始从“游击队”发展成“正规军”。

这家公司成立后,平舆防水人凭借多年积累的口碑,仅在北京就承揽工程800多处,包括北京西客站、首都机场航站楼等工程,大多选用平舆防水工施工。

紧接着,平舆人开办的防水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市场扩大到珠三角、长三角乃至全国,30万防水人忙碌在全国各类建设工地上,人均年收入确保在5万元以上。

图片


上一篇:圣洁防水聚乙烯丙纶——用时间见证滴水不漏! 下一篇:新!热烈祝贺东方雨虹/青龙/恒星/彩虹/红花/澳泰···